堆高機是什麼?
堆高機(英語:Forklift),又稱叉車、叉式起重車、叉架起貨機,在香港俗稱鏟車,台語則因音近被叫做「豬哥機(ti-ko)」。它是一種專門用於 工廠、倉儲、物流中心 的輪式搬運車輛,主要用來搬運托盤貨物、堆垛、短距離水平運輸。
現代堆高機誕生於 1920 年代的美國,至今已成為 物流與倉儲自動化不可或缺的核心設備。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/TC110 將其歸類為「工業車輛」。
堆高機有內燃機式堆高機、電瓶式堆高機和步行操縱式堆高機,堆高機不僅可以將貨物叉起,進行水平的運輸,也可以將叉取的貨物進行垂直方向的堆碼。堆高機減輕了裝卸工人繁重的體力勞動,提高裝卸效率,降低裝卸成本。

堆高機的主要特徵
- 體積小巧:可在狹窄倉儲空間作業
- 操作簡單:僅需 1 名駕駛員即可完成貨物搬運
- 功能多樣:可進行水平搬運與垂直堆垛
- 效率提升:大幅減輕人力裝卸負擔,提升物流效能

堆高機的主要類型
依據能源、用途和設計方式,堆高機可分為以下幾大類:
1. 動力來源分類
- 內燃機式堆高機:台灣常稱柴油堆高機,柴油或汽油驅動,適合戶外、大型貨場。
- 電動堆高機:以鋰電池或鉛酸電池供電,零排放、安靜,適合室內倉儲。
2. 操作方式分類
- 平衡重堆高機:最常見,後方配重,穩定性高。
- 步行操縱式堆高機:適合短距離、小倉庫。
- 坐駕式/站駕式堆高機:長時間作業設計,兼具舒適與效率。
- 窄通道堆高機(VNA):專為狹窄倉儲通道設計,節省空間。
- 冷凍型、防爆型堆高機:應用於特殊環境(冷鏈、化工廠)。
3. 延伸分類:拖板車
在台灣,「拖板車」也屬於堆高機家族:
- 手動托盤車
- 電動步行式托盤車
- 坐駕式/側站式托盤車
堆高機的應用領域
- 製造業(原料搬運)
- 倉儲物流(進出貨、分揀)
- 建築工程(土木材料搬運)
- 冷鏈運輸(冷凍倉庫專用堆高機)
- 港口與大型物流園區
堆高機發展歷史與趨勢
- 1920 年代:美國開始量產,成為工業革命的搬運利器。
- 1950 年代:普及於全球製造業。
- 2000 年後:電動化、鋰電池技術逐漸取代內燃機。
- 未來趨勢:自動駕駛堆高機(AGV/AMR)、AI 智慧調度、零碳排物流。
國際與產業協會
堆高機屬於全球性的產業,有以下主要組織:
- 中國堆高機協會
- 北美工業車輛組織(Industrial Truck Association, ITA)
- 物流歐洲聯盟(Europe Logistics Alliance)
- 日本工業車輛協會
這些協會共同推動統計、標準制定與安全規範。
東隆小提醒:如何選擇堆高機?
- 作業環境:室內 → 電動;戶外 → 內燃。
- 貨物重量與尺寸:先確認載重能力與舉升高度。
- 通道寬度:窄倉儲 → VNA 堆高機。
- 長期成本:電動堆高機保養低,但電池成本需考量。
- 安全與法規:依照台灣勞檢規定,駕駛需有堆高機操作證。
參考資料
東隆堆高機 產業經驗
Wikipedia: 叉車